Abstract
從日治時期在台製作的電影、台語片黃金時期,到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及瓊瑤電影等,詳述台灣電影延續與轉變的各個階段,以及不同社會與文化脈絡中,幾位作者導演如李行、白景瑞與胡金銓等,如何迎合與挑戰既有電影拍攝模式,從而建立自己的作者標記。
接下來則進入台灣電影的重要階段――新電影時期,分析幾位推動新電影運動的重要旗手如編劇兼製片吳念真、小野與王童、萬仁等導演,再以專章討論四位台灣影史上的重要導演: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蔡明亮。這四位導演接連獲得影展大獎,建立起台灣電影在全球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更以各自獨特的影像敘事,記錄下不同的台灣。
從台灣電影的萌芽談起,進而討論如何建立國族主義式的威權電影,再深入探究導演如何在此情境下發展出作者風格與主題,本書亦藉由歷史、政治、社會、文化及作者論等不同面向,寫下台灣電影的歷史。
接下來則進入台灣電影的重要階段――新電影時期,分析幾位推動新電影運動的重要旗手如編劇兼製片吳念真、小野與王童、萬仁等導演,再以專章討論四位台灣影史上的重要導演: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蔡明亮。這四位導演接連獲得影展大獎,建立起台灣電影在全球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更以各自獨特的影像敘事,記錄下不同的台灣。
從台灣電影的萌芽談起,進而討論如何建立國族主義式的威權電影,再深入探究導演如何在此情境下發展出作者風格與主題,本書亦藉由歷史、政治、社會、文化及作者論等不同面向,寫下台灣電影的歷史。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lace of Publication | 台灣 |
Publisher |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
Number of pages | 355 |
ISBN (Print) | 9789574457007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