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魯迅為中國一代文壇巨擘。黃繼持在〈魯迅文學實踐的現代精神〉及〈寫在魯迅逝世六十五周年〉兩篇短文中多次提到"張力"一詞,說明要了解魯迅,不能單從某個面向入手。黃氏指出,魯迅作品所以耐讀。‘原因之一,便在於把時代的政治訴求,與人的價值意識結合起來,形成藝術的張力’;又指出魯迅的實踐精神,致在理性上、行事上,超越了蒼涼與絕望,因此,‘情意與理性並存,兩者都推到極致所形成的張力,構成魯迅性格與藝術風格的特徵,也是給後來者無窮的感興與思索的關鍵之所在’;且說明‘也許因為魯迅的生命內涵與思想意蘊著實豐富,讀者若不作整體領會,而又各取所需截取,甚且挾其"權威"頒作訓令或定理,則魯迅的具體生命感,包括理性與情意的張力,難免變成僵硬的化石;魯迅穿透歷史與時代的識力,包括對文化與革命的見解,難免變成禁錮思想的條文’。黃氏提出要認識魯迅,得從整體著眼,而且不要‘一是把魯迅純粹學術化’,‘一是把魯迅片面審美化’。因此,要體認魯迅的真實面貌,必得從不同角度著手,由是拼合一較為連貫的圖像。本文的撰寫原因,除了有意對上述看法加以探尋外,尚因為本人年前實地參觀廣州魯迅紀念館後,對魯迅有了與前不同的印象,這與須整體認識魯迅的說法有相應合之處,是以寫成本文。因此,本文會加入當時拍得的照片,以見歷史人物的多重面貌。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from-to) | 111-120 |
Number of pages | 10 |
Journal | 文學論衡 |
Volume | 9/10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 Apr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