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歌鐘二肆」解

    Research output: Book Chapters | Papers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Book ChapterResearchpeer-review

    Abstract

    「歌鐘二肆」,見於《左傳》襄公十一年,原文云: 鄭人賂晉侯以師悝、師蠲;廣車、軘車淳十五乘,甲兵備,凡兵車百乘; 歌鐘二肆,及其鏄、磬;女樂二八。晉侯怡樂之半賜魏絳。 對於「歌鐘」取名及其使用場合,古今注家之說有未盡穩妥之處。至於一「肆」包含多少鐘或其他樂器,以及其與「堵」的關係,論者的看法也不一致。在芸芸注家之中,楊伯峻先生(一九○九─一九九二)的看法最值得注意。楊先生以一己之力,積二十餘年,寫成《春秋左傳注》這部巨著。此書為《春秋》、《左傳》作了一個總結性的注釋,並提出不少新解,既具有集歷代《左傳》學大成的意義,亦為《左傳》學開創新的研究方法。對《左傳》名物,楊先生往往結合考古實物進行考釋,故其說每能超越前代注家。仔細分析起來,筆者發現,楊先生對「歌鐘二肆」的注釋,有解說為盡透徹可加以補充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應予訂正之處。本文即以楊先生《春秋左傳注》為中心展開討論,為「歌鐘二肆」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學海書樓八十五年
    Publisher學海書樓
    Pages99-109
    Number of pages11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1 Jan 2008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