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對於語言的研究,近代的新見不少。海德格(或譯作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67)在《語言的本性》一文中再三囑咐詩人要傾聽"語言"對他說的話,而不是自己滔滔不絕地對"語言"進行訓導。海德格所指的"語言"是一種潛存的無聲的語言,也可以說是人和自然的律動。他強調說一個為膨脹了的自己所阻塞的詩人是不能聽到這種神奇的律動的聲音。因此,海德格說詩語是神或生命的寓所。抒情的詩語尤其具備這種特質。劉光耀《詩學與時間──神學詩學導論》提到詩歌講"煉字"、"煉句",並指出這個"煉"字當然有使之"簡潔"、"凝煉"、"精煉"的意思,而這層意思一向為詩論家、詩學家所關注。劉氏說詩學家未曾關注的是"煉"實與"意"相關。就抒情詩來說,抒情的"自語"使詩歌成為獨語的場所,而這種"自語"的絕對性,有如上帝的說話,由不得他者插話。因此,詩歌的講求精煉,源於抒情詩語言的獨特要求,有如上帝(詩語是神或生命的寓所)的自語,同時與詩人的"意"相通。 凝煉詩人的意,反照詩人的心理,這種語言與心理的聯繫,可以透過現代的符號學研究予以探索。本文有意從表現詩人的"意"的沉思為起點,檢視數首現代詩作,以見詩人沉思過程與宗教相涉,並從星與光符號探究詩人沉思過程的變化。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Simplified)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東西方研究 |
Publisher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Pages | 509-518 |
Number of pages | 10 |
ISBN (Print) | 9787532558728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 Jan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