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汉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汉语如何决定了汉诗的艺术特点?这些是处于自我独立封闭传统中的中国古代学者不会想到的问题。直到18世纪以降,汉诗逐渐进人网际视野,与截然不同的西方诗歌传统发生接触和碰撩,这些问题才开始引起西方汉学家与汉学爱好者的关注。20世纪初,美国意象派领袖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发表了19世纪汉学家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1853—1908)的论文《作为诗媒的汉字》,这就不仅力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更掀起了 20世纪中期汉学家们以汉字为匙,破解汉诗艺术奥秘的高潮。其中值得一观的有卜弼德(Peter A. Ikodberg,1903—1972)对中国政治与文学关键概念的“符号学"(semasiology)研究,以及陈世骧、周策纵对汉诗创作中关键词汇的词源学研究。至今,汉学家与中国学者们已经广泛接受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汉诗的方法。
在西方从事汉诗研究的学者,在研究此课题时,似乎占有一种特別的优势,他们在用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讲授和研究汉诗时,往往拥有一种比较视角,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与西方语言作比较,就更能发现汉语作為诗歌载体时的独异之处,逐渐形成自己对汉诗艺术特征的独特见解。但其中一些学者也过分依赖西方由来已久的汉字是“象形表意神话”(ideographic myth)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上溯至16世纪,后被费诺罗萨-庞德的论文推至高峰,深深影响了好儿代汉学家。这些追随者们往往过分强调汉字字形对汉诗的决定性作用,以至于忽略了汉字音韵在汉诗创作中的首要地位,我已在另一篇论文中单独讨论这个问题。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Simplified)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思想与方法 : 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 |
Publisher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Pages | 232-242 |
Number of pages | 11 |
ISBN (Print) | 9787301280577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 Mar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