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的「小個子」營造一個零歧視及無障礙的生活環境 : 研究報告

Research output: Scholarly Books | Reports | Literary WorksConsulting or Contract Research ReportResearch

Abstract

1. 本研究項目獲得平等機會委員會「平等機會研究項目資助計劃2017/18」的資助,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間,進行了十次深度訪談及一項問卷調查,藉以初步探討香港的矮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戰。

2. 深度訪談的結果反映:(一)矮小症患者的矮小身材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帶來不便;(二)矮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同類型的歧視,甚至連同患者的家人亦遭受歧視;(三)香港大眾對矮小症及其患者的認識程度嚴重不足,因而產生很多誤解或歧見;及(四)很多建築物及公用設施的設計,未能顧及矮小症患者的實際需要。

3.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523位公眾人士中,六成受訪者(60.3%)表示矮小症患者在香港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22.6%認為這些歧視頗嚴重或非常嚴重。儘管多於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矮小症患者在香港受到歧視,但是他們對矮小症患者的接納程度不低,超過八受訪者指出他們非常願意或願意與矮小症患者一起工作(85.3%)、成為朋友(82.8%)等。

4.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分受訪者(83.6%)表示自己對矮小症患者的認識非常不足夠或不足夠。調查結果亦發現,大眾仍然對矮小症患者存有一些誤解,例如認為「矮小症全都是遺傳的」、「患有矮小症的兒童與一般兒童的身高差距,會隨著年齡而收窄」、「矮小症成因是營養不足、缺乏鈣質吸收」等。

5. 多元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性別、年齡、宗教信仰、與矮小症患者有較多接觸及身患殘疾都是影響誤解程度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况下,如受訪者是女性、較年輕、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與矮小症患者有較多接觸或不是殘疾人士,對矮小症患者的誤解程度顯著地較淺。

6. 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况下,女性、有較高學歷、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與矮小症患者有較多接觸或並非殘疾人士受訪者對矮小症患者顯著地有較高接納程度。

7. 此外,多於四成的受訪者覺得矮小症患者像一個很特別的「人種」、像長不大的小孩、樣子很奇怪及樣子並不美觀。

8. 因應上述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的結果,研究團隊提出了一些建議:(一)加深公眾人士對矮小症及其患者的認識和接觸;(二)停止為矮小症患者塑造負面形象;(三)採用通用設計原則,推廣共融建築;及(四)加深公眾人士對《殘疾歧視條例》的認識。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lace of Publication香港
Publisher香港城市大學
Number of pages35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Dec 2018
Externally publishedYes

Bibliographical note

本研究獲得平等機會委員會「平等機會研究項目資助計劃 2017/18」的資助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