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45-47 |
Number of pages | 3 |
Journal | 讀書人 |
Volume | 22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 Dec 1996 |
Cite this
}
Research output: Journal Publications › Review article
TY - JOUR
T1 - 狐狸遊蹤 : 《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
AU - 陳惠英, null
PY - 1996/12/1
Y1 - 1996/12/1
N2 - 這樣的一本書,涵蓋事物之多,可從封面上看出來。當眼處先是李歐梵先生的半身像,頭上是「李歐梵」三個大字,卻不是書名。書名是《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由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據稱原意此書就不是李歐梵的自傳,而是希望透過訪談作一次對話,所以作者應是兩個人。 雖然不是自傳,但篇章安排亦是依照李歐梵的學術形成過程而開展的(一至四章);後半部(五至七章)集中在「思」的歷程,分別是:現代和傳統、城市和鄉土、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就後半部看,第五章寫得最集中,要了解一位學者如何形成自己的一套學問,此章提供一定的參考。第七章主要集中在進一步的徘徊狀態;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的種種考慮,以及一些已開展有待完成的研究。
AB - 這樣的一本書,涵蓋事物之多,可從封面上看出來。當眼處先是李歐梵先生的半身像,頭上是「李歐梵」三個大字,卻不是書名。書名是《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由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據稱原意此書就不是李歐梵的自傳,而是希望透過訪談作一次對話,所以作者應是兩個人。 雖然不是自傳,但篇章安排亦是依照李歐梵的學術形成過程而開展的(一至四章);後半部(五至七章)集中在「思」的歷程,分別是:現代和傳統、城市和鄉土、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就後半部看,第五章寫得最集中,要了解一位學者如何形成自己的一套學問,此章提供一定的參考。第七章主要集中在進一步的徘徊狀態;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的種種考慮,以及一些已開展有待完成的研究。
UR - http://commons.ln.edu.hk/sw_master/1183
M3 - Review article
VL - 22
SP - 45
EP - 47
JO - 讀書人
JF - 讀書人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