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 |
Editors | 陳致 |
Place of Publication | 北京 |
Publisher | 中華書局 |
Pages | 226-273 |
Number of pages | 48 |
ISBN (Print) | 9787101091168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Apr 2013 |
Externally published | Yes |
Publication series
Name | 經學與詩史系列研究會叢書 |
---|---|
Publisher | 中華書局 |
Cite this
}
經驗自我與詩性自我 : 曹植詩新論. / 蔡宗齊; 陳婧 (Translator).
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 ed. / 陳致. 北京 : 中華書局, 2013. p. 226-273 (經學與詩史系列研究會叢書).Research output: Book Chapters | Papers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Conference paper (refereed) › Research › peer-review
TY - GEN
T1 - 經驗自我與詩性自我 : 曹植詩新論
AU - 蔡宗齊, null
A2 - 陳婧,
A2 - 陳致,
PY - 2013/4
Y1 - 2013/4
N2 - 鑒於曹植的文學觀念,我們可以假設,對他來說,詩歌寫作不僅僅是情感抒發的自然形式,也是創造出一個為後世銘記的個體自我的一種手段。的確,在他之前或同時,没有中國詩人可創造出這樣一個多面且引人入勝的個體形象。這一詩性自我(poetic self)不是經驗自我(experiential self)的直接呈現,也不是詩歌中虛構的說話人,而是二者天衣無縫的混合體。曹植的這一創造的重要意義呈現在兩個方面: 1)把詩人私密的感情和思想轉變成了對所有時代的讀者都有普遍吸引意義的藝術表現。2)把漢代古詩和樂府這兩種非個體化的詩歌形式改造為個體詩人進行自我反思的工具。
AB - 鑒於曹植的文學觀念,我們可以假設,對他來說,詩歌寫作不僅僅是情感抒發的自然形式,也是創造出一個為後世銘記的個體自我的一種手段。的確,在他之前或同時,没有中國詩人可創造出這樣一個多面且引人入勝的個體形象。這一詩性自我(poetic self)不是經驗自我(experiential self)的直接呈現,也不是詩歌中虛構的說話人,而是二者天衣無縫的混合體。曹植的這一創造的重要意義呈現在兩個方面: 1)把詩人私密的感情和思想轉變成了對所有時代的讀者都有普遍吸引意義的藝術表現。2)把漢代古詩和樂府這兩種非個體化的詩歌形式改造為個體詩人進行自我反思的工具。
UR - http://commons.ln.edu.hk/sw_master/234
M3 - Conference paper (refereed)
SN - 9787101091168
T3 - 經學與詩史系列研究會叢書
SP - 226
EP - 273
BT - 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
PB - 中華書局
CY - 北京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