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什麼是形式?文化創作為何需要形式?要談形式該怎麼談?今天,假使我們必須重新站在歷史批評的立場來研究文學,我們該不該著力於界定它的美感形式特性?我們又將如何為形式定位、如何為評論的立場定位?歷史地說,我們今天來論述形式的歷史構造條件,探索形式的表達與再現的可能性,並欲求透過美感形式的中介加入歷史(也使「文學」這樣的形式介入「歷史」的總體發展) ,我們都有什麼共同的憑藉、根據和假設?共同的憂慮、矛盾和幻想?我們又如何置身於歷史意識的貧乏、困惑或者過剩中提出自己對歷史的形式批判?到底我們該如何細細地咀嚼批判的成果、慢慢地享用批判的過程?
同一問,我們有什麼文藝評價、審美評價以及道德評價的胸襟、目光和傾向?這三者,是否都能緊緊相扣,而使我問心無愧?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書寫文學的過去 : 文學史的思考 = Writing the literary past : reflections on literary history |
Publisher |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Pages | 211-249 |
Number of pages | 39 |
ISBN (Print) | 9577084729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 Jan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