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在華人地區的翻譯研究中,香港多年來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陳德鴻(Leo Tak-hung Chan)教授為香港翻譯研究資深學者,任教於嶺南大學多年,目前擔任該校翻譯系系主任暨香港翻譯學會(Hong Kong Translation Society)會長,並主編中英雙語之《翻譯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陳教授早年於香港大學攻讀英國文學,之後前往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攻讀中國文學,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返回香港後從事翻譯研究。陳教授的研究領域為英語教學、現代主義文學、西方漢學、日本通俗文化,並以翻譯研究一以貫之。其研究成果發表於香港、臺灣、中國、日本、韓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比利時、丹麥、匈牙利、西班牙、土耳其等地的學術期刊,並著有《中文翻譯小說的讀者、閱讀與接受》(Readers, Reading and Reception of
Translated Fiction in Chinese)等書,編輯或合編多種期刊專號與專書,包括與劉靖之合編之《蛻變中的中國翻譯研究》,與張南峰編譯之《西方翻譯理論精選》,影響深遠。
陳教授的教學內容及方式與時俱進,晚近並將視覺研究融入教學中,活潑生動,頗能提升學習興趣。嶺南大學翻譯系在最近全港的學術評鑑中獲得最多「世界級」的評分,殊為難得。此外,身為香港翻譯學會會長的他,積極推動相關活動,既著重於學術之提升,也致力於學術與社會之結合,增進一般市民對於翻譯的認知與興趣。總之,在研究、教學、學術行政與專業服務上,陳教授都是當今香港翻譯界的代表人物。
主訪人利用在嶺南大學翻譯系訪問研究之便,於系主任辦公室與陳教授進行訪談,內容廣泛,除了其教育背景、學思歷程、翻譯研究、翻譯教學、專業服務之外,並就兩岸三地的翻譯研究以及東西翻譯學界的互動等議題表示個人的見解。主訪人事先整理出兩整頁的訪談大要,陳教授審慎行事,先傳來四頁的英文書面答覆,訪談時又針對訪談大要及主訪人的後續問題加以回答,前後超過兩小時。主訪人除了將錄音檔經由雲端傳給在臺灣的黃碧儀小姐謄打,也將四頁的英文答覆譯成中文,併入謄打稿。陳教授在百忙中以手寫方式在列印稿上大幅修訂,掃描稿傳回臺灣,於檔案中修訂,經主訪人進一步編輯,加上小標題,由陳教授第二度仔細修訂,於二○一五年五月上旬傳回,幾經電郵討論,終於定稿。全篇訪談為臺灣學者針對一位香港資深翻譯學者的訪談,藉由雙方的對話與交流,提供香港在翻譯研究與實務方面的經驗,可為華人世界的重要借鏡。
Translated Fiction in Chinese)等書,編輯或合編多種期刊專號與專書,包括與劉靖之合編之《蛻變中的中國翻譯研究》,與張南峰編譯之《西方翻譯理論精選》,影響深遠。
陳教授的教學內容及方式與時俱進,晚近並將視覺研究融入教學中,活潑生動,頗能提升學習興趣。嶺南大學翻譯系在最近全港的學術評鑑中獲得最多「世界級」的評分,殊為難得。此外,身為香港翻譯學會會長的他,積極推動相關活動,既著重於學術之提升,也致力於學術與社會之結合,增進一般市民對於翻譯的認知與興趣。總之,在研究、教學、學術行政與專業服務上,陳教授都是當今香港翻譯界的代表人物。
主訪人利用在嶺南大學翻譯系訪問研究之便,於系主任辦公室與陳教授進行訪談,內容廣泛,除了其教育背景、學思歷程、翻譯研究、翻譯教學、專業服務之外,並就兩岸三地的翻譯研究以及東西翻譯學界的互動等議題表示個人的見解。主訪人事先整理出兩整頁的訪談大要,陳教授審慎行事,先傳來四頁的英文書面答覆,訪談時又針對訪談大要及主訪人的後續問題加以回答,前後超過兩小時。主訪人除了將錄音檔經由雲端傳給在臺灣的黃碧儀小姐謄打,也將四頁的英文答覆譯成中文,併入謄打稿。陳教授在百忙中以手寫方式在列印稿上大幅修訂,掃描稿傳回臺灣,於檔案中修訂,經主訪人進一步編輯,加上小標題,由陳教授第二度仔細修訂,於二○一五年五月上旬傳回,幾經電郵討論,終於定稿。全篇訪談為臺灣學者針對一位香港資深翻譯學者的訪談,藉由雙方的對話與交流,提供香港在翻譯研究與實務方面的經驗,可為華人世界的重要借鏡。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 175-200 |
Volume | 8 |
No. | 2 |
Specialist publication | 編譯論叢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Sept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