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巷城短篇小說(1950-1959)中的粵方言詞彙

蕭欣浩

Research output: Other Conference ContributionsConference Paper (other)Other Conference Paperpeer-review

Abstract

香港作家舒巷城(原名王深泉,1921-1999)創作不少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同時喜 用粵方言詞彙,著作富強烈的粵方言與香港色彩。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出現不少南來 作家,舒巷城以本土作家的身份,運用粵方言創作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材料尤為珍貴。 本文以戰後的 1950 年代為限,探討舒巷城短篇小說中的粵方言元素,包括「住年妹」、 「游擊飯」、「刨」、「生猛」、「拆骨」等。舒巷城運用的粵方言詞彙,種類多樣, 貼近生活,能展現香港的文化面貌。從分析的例子可見,粵方言有較多單音節詞彙,具 特別的外語借詞。50 年代的詞彙至今各有演變,部分或被他詞取代,或因事物變遷而消 忘,僅為一時一地的標記。部分沿用至今,詞義有所改變、發展。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12 Dec 2015
Event第二十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Hong Kong
Duration: 11 Dec 201512 Dec 2015
http://www.cuhk.edu.hk/chi/yue20/index.html

Conference

Conference第二十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Country/TerritoryHong Kong
CityHong Kong
Period11/12/1512/12/15
Other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Internet address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