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演繹史詩式自我:“布朗德”和“培爾.金特”中的戲劇性、哲理與個性--在常熟理工學院“東吳講堂”上的演講

米高·安甘, 戴毓庭 (Translator), 黄鹂 (Translator)

Research output: Journal PublicationsJournal Article (refereed)peer-review

Abstract

本文討論易卜生的《布朗德》和《培爾·金特》這兩部史詩劇的演出歷史,提出這兩部片段式、非自然主義的作品啟源自他進入現實主義戲劇創作階段之前,對一種不受制約的自我的反思。本文又認為到了二十世紀,出現了先進的政治史詩劇場之后,才有了相應的史詩戲劇式劇場方法,把這兩個文本從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劇場中解放出來,易卜生這兩部偉大的劇作才得到全面的認識和欣賞。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implified)
Pages (from-to)27-41
Number of pages15
Journal東吳學術
Issue number5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5

Bibliographical note

The journey is listed as a core journal 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list. 常熟理工, Changshu.

Keywords

  • 詩劇
  • 史詩劇場
  • 多重性格
  • 情感結構
  • 後世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