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Simplified) |
---|---|
Pages (from-to) | 27-41 |
Number of pages | 15 |
Journal | 東吳學術 |
Issue number | 5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5 |
Bibliographical note
The journey is listed as a core journal 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list. 常熟理工, Changshu.Keywords
- 詩劇
- 史詩劇場
- 多重性格
- 情感結構
- 後世
Cite this
}
舞臺演繹史詩式自我:“布朗德”和“培爾.金特”中的戲劇性、哲理與個性--在常熟理工學院“東吳講堂”上的演講. / 米高·安甘; 戴毓庭 (Translator); 黄鹂 (Translator).
In: 東吳學術, No. 5, 2015, p. 27-41.Research output: Journal Publications › Journal Article (refereed)
TY - JOUR
T1 - 舞臺演繹史詩式自我:“布朗德”和“培爾.金特”中的戲劇性、哲理與個性--在常熟理工學院“東吳講堂”上的演講
AU - 米高·安甘, null
A2 - 戴毓庭, null
A2 - 黄鹂, null
N1 - The journey is listed as a core journal 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list. 常熟理工, Changshu.
PY - 2015
Y1 - 2015
N2 - 本文討論易卜生的《布朗德》和《培爾·金特》這兩部史詩劇的演出歷史,提出這兩部片段式、非自然主義的作品啟源自他進入現實主義戲劇創作階段之前,對一種不受制約的自我的反思。本文又認為到了二十世紀,出現了先進的政治史詩劇場之后,才有了相應的史詩戲劇式劇場方法,把這兩個文本從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劇場中解放出來,易卜生這兩部偉大的劇作才得到全面的認識和欣賞。
AB - 本文討論易卜生的《布朗德》和《培爾·金特》這兩部史詩劇的演出歷史,提出這兩部片段式、非自然主義的作品啟源自他進入現實主義戲劇創作階段之前,對一種不受制約的自我的反思。本文又認為到了二十世紀,出現了先進的政治史詩劇場之后,才有了相應的史詩戲劇式劇場方法,把這兩個文本從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劇場中解放出來,易卜生這兩部偉大的劇作才得到全面的認識和欣賞。
KW - 詩劇
KW - 史詩劇場
KW - 多重性格
KW - 情感結構
KW - 後世
U2 - 10.16100/j.cnki.cn32-1815/c.2015.05.003
DO - 10.16100/j.cnki.cn32-1815/c.2015.05.003
M3 - Journal Article (refereed)
SP - 27
EP - 41
JO - 東吳學術
JF - 東吳學術
SN - 1674-9790
IS - 5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