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同(1944-1990)以詩的意識空間討論戴天(戴成義,1983-)和西西(張彥,1938-)的詩,他以為詩歌的空間表現和繪畫、園林、舞台、小說、電影的空間一樣,在結構上,也有「聚一空間」「散一空間」兩種形態。林氏以戴天和西西的詩同樣具有戰後香港詩歌圖像化的特點,並以散聚的空間分述二者的詩作。戴天所經營的意象,飄飄忽忽,似聚還散;而西西的詩卻是「說的清晰,可意思朦朧,指的是東,結果卻是西,並不以文字為依據,其實她是講心象,講意義的層次」。林氏並沒有企圖把二人的詩作置放在性別的討論上,卻有意為詩歌的圖像化作深入一點的說明;其中論及空間的形態──「聚一空間」、「實一空間」是向心型、封閉型的;「散一空間」、「虛一空間」是離心型、開放型的── 卻可以作為對詩作觀察的角度,其與若干性別的討論有相通的地方,將於本文進一步加以討論。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
---|
Editors | 張美君, 朱耀偉 |
---|
Place of Publication | 香港 |
---|
Publisher | 牛津大學出版社 |
---|
Chapter | 5.2 |
---|
Pages | 531-549 |
---|
Number of pages | 19 |
---|
ISBN (Print) | 9780195929706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2 |
---|
Cite this
陳惠英 (2002).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In 張美君, & 朱耀偉 (Eds.),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Hong Kong literature as/and cultural studies (pp. 531-549).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惠英. /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Hong Kong literature as/and cultural studies. editor / 張美君 ; 朱耀偉. 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pp. 531-549
@inbook{edbd0c1b2bc5401db60b01489d1bc024,
title =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abstract = "林年同(1944-1990)以詩的意識空間討論戴天(戴成義,1983-)和西西(張彥,1938-)的詩,他以為詩歌的空間表現和繪畫、園林、舞台、小說、電影的空間一樣,在結構上,也有「聚一空間」「散一空間」兩種形態。林氏以戴天和西西的詩同樣具有戰後香港詩歌圖像化的特點,並以散聚的空間分述二者的詩作。戴天所經營的意象,飄飄忽忽,似聚還散;而西西的詩卻是「說的清晰,可意思朦朧,指的是東,結果卻是西,並不以文字為依據,其實她是講心象,講意義的層次」。林氏並沒有企圖把二人的詩作置放在性別的討論上,卻有意為詩歌的圖像化作深入一點的說明;其中論及空間的形態──「聚一空間」、「實一空間」是向心型、封閉型的;「散一空間」、「虛一空間」是離心型、開放型的── 卻可以作為對詩作觀察的角度,其與若干性別的討論有相通的地方,將於本文進一步加以討論。",
author = "陳惠英",
year = "2002",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isbn = "9780195929706",
pages = "531--549",
editor = "張美君 and 朱耀偉",
booktitle =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publisher = "牛津大學出版社",
}
陳惠英 2002,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in 張美君 & 朱耀偉 (eds),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Hong Kong literature as/and cultural studies. 牛津大學出版社, 香港, pp. 531-549.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 陳惠英.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Hong Kong literature as/and cultural studies. ed. / 張美君; 朱耀偉. 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p. 531-549.
Research output: Book Chapters | Papers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Book Chapter › Research
TY - CHAP
T1 -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AU - 陳惠英, null
PY - 2002
Y1 - 2002
N2 - 林年同(1944-1990)以詩的意識空間討論戴天(戴成義,1983-)和西西(張彥,1938-)的詩,他以為詩歌的空間表現和繪畫、園林、舞台、小說、電影的空間一樣,在結構上,也有「聚一空間」「散一空間」兩種形態。林氏以戴天和西西的詩同樣具有戰後香港詩歌圖像化的特點,並以散聚的空間分述二者的詩作。戴天所經營的意象,飄飄忽忽,似聚還散;而西西的詩卻是「說的清晰,可意思朦朧,指的是東,結果卻是西,並不以文字為依據,其實她是講心象,講意義的層次」。林氏並沒有企圖把二人的詩作置放在性別的討論上,卻有意為詩歌的圖像化作深入一點的說明;其中論及空間的形態──「聚一空間」、「實一空間」是向心型、封閉型的;「散一空間」、「虛一空間」是離心型、開放型的── 卻可以作為對詩作觀察的角度,其與若干性別的討論有相通的地方,將於本文進一步加以討論。
AB - 林年同(1944-1990)以詩的意識空間討論戴天(戴成義,1983-)和西西(張彥,1938-)的詩,他以為詩歌的空間表現和繪畫、園林、舞台、小說、電影的空間一樣,在結構上,也有「聚一空間」「散一空間」兩種形態。林氏以戴天和西西的詩同樣具有戰後香港詩歌圖像化的特點,並以散聚的空間分述二者的詩作。戴天所經營的意象,飄飄忽忽,似聚還散;而西西的詩卻是「說的清晰,可意思朦朧,指的是東,結果卻是西,並不以文字為依據,其實她是講心象,講意義的層次」。林氏並沒有企圖把二人的詩作置放在性別的討論上,卻有意為詩歌的圖像化作深入一點的說明;其中論及空間的形態──「聚一空間」、「實一空間」是向心型、封閉型的;「散一空間」、「虛一空間」是離心型、開放型的── 卻可以作為對詩作觀察的角度,其與若干性別的討論有相通的地方,將於本文進一步加以討論。
M3 - Book Chapter
SN - 9780195929706
SP - 531
EP - 549
BT -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A2 - 張美君,
A2 - 朱耀偉,
PB - 牛津大學出版社
CY - 香港
ER -
陳惠英.
詩與性別 : 香港女詩人的視角. In 張美君, 朱耀偉, editors,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Hong Kong literature as/and cultural studies.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p. 53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