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文學歷史的書寫,文化傳統的追尋,以至香港文學的面貌,大概是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陳國球念茲在茲的學術課題。
陳國球的短文〈我與文學史與胡適〉(見《香港文學2009年五月號),以個人的獨特經驗出發,切人文學歷史的認識過程,當中的經驗不但真切,更出人於中國與香港、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世界。過程中,他讀到趙聰的《中國文學史綱》、柳存仁的《中國文學史》、胡適的《五年來中國之文學》和《白話文學史》,由經典的文學史進入個人的問學史,一切又與胡適的著述相關。胡適就好比是陳國球道問學的主導動機 (Leitmotiv),理解胡適、理解過去、理解自己,都在不斷地變化。鑑古知今,〈我與文學史與胡適〉也許是上佳的陳國球學思寫照。
陳國球的短文〈我與文學史與胡適〉(見《香港文學2009年五月號),以個人的獨特經驗出發,切人文學歷史的認識過程,當中的經驗不但真切,更出人於中國與香港、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世界。過程中,他讀到趙聰的《中國文學史綱》、柳存仁的《中國文學史》、胡適的《五年來中國之文學》和《白話文學史》,由經典的文學史進入個人的問學史,一切又與胡適的著述相關。胡適就好比是陳國球道問學的主導動機 (Leitmotiv),理解胡適、理解過去、理解自己,都在不斷地變化。鑑古知今,〈我與文學史與胡適〉也許是上佳的陳國球學思寫照。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from-to) | 17-19 |
Number of pages | 3 |
Journal | 香港作家 |
Volume | 2016 |
Issue number | 11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Nov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