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詩與古典詩關係研究(1917-1937) : 以聞一多、卞之琳、林庚和郭沫若為中心

  • 馬世豪

Student thesis: PhD Thesis (Lingnan)

Abstract

本論文從新詩和古典詩關係的角度切入,探討1917 年至1937 年的新詩作家怎樣借用古典詩歌的文化資源,並結合時代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探索和發展新詩的形式和語言,並以具體創作加以實踐。論文以個案形式展開論述,重點考察對象,包括:聞一多(1899-1946)、卞之琳(1910-2000)、林庚(1910-2006)和郭沫若(1892-1978)。這些作家有共同的背景:他們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同時寫作新詩和舊體詩,創作經歷是從舊體詩的沉浸中而來,並漸漸對新詩創作產生興趣,因而自覺地繼承古典詩歌的文化資源,再轉化成新詩的形式和語言,表達屬於現代的思想,對往後新詩的形式和語言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中國古典詩歌的文化資源影響中國新詩的形成,促成中國詩歌的現代轉型。本論文重點探討以下問題:第一,探討詩人如何繼承和轉化古典詩傳統,發展成新詩的傳統。第二,分析詩人如何從古典詩歌汲取養份,建構新詩的形式和語言範式。第三,檢討在中國詩歌的現代轉型過程中,傳統民族文學因素在新詩建構工程中的位置。

透過各章節的分析,本論文進一步釐清新詩人如何借助古典詩的文化資源,作為新詩創作的參考理論。傳統民族文學因素在新詩建構工程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古典詩所確立的詩學觀、形式句法、意象系統和語言系統,在聞一多、林庚、卞之琳和郭沫若的新詩中,有不同的承繼和轉化。這四位詩人對「新詩特質」有不同理解,這與時代因素、文學觀念的取態和創作目的有密切關係。「新詩特質」的理解影響他們接受古典詩文化資源的方針,從中可見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新詩和古典詩關係,遠比很多人想像中複雜。
Date of Award2017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Awarding Institution
  • Department of Chinese
SupervisorHung Kai LEE (Supervisor) & Yin Ping Grace LAU (Supervisor)

Cite this

'